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正在面临哪些问题?
王海波教授
年轻乳腺癌患者往往会面对更多的社会、家庭等问题,她们更需要“精准、精心的治疗和关怀。
近年来,亚洲,尤其是中国年轻乳腺癌(BC)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而西方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。据统计,美国的年轻乳腺癌发病率为3%-5%,保乳率为48%。美国癌症数据库显示,<40岁的乳腺癌患者保乳相比较单侧切除,其生存率可提高10年,但是与双侧切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。
目前,国际临床指南普遍是根据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制定的,来自中国的大数据、多中心研究略显空缺,中国年轻乳腺癌有哪些特点呢?
王海波教授:该研究收集了CSCO BC数据库11家乳腺中心的病例资料,按年龄分成“<40岁”组和“≥40岁”组(年轻组和非年轻组),并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6个年龄亚组(每10年为1组),分别比较了年轻组和非年轻组的肿瘤大小、淋巴结转移、TNM分期、激素受体状态、HER2状态、Ki-67以及分子分型情况,并分析了两组患者在诊疗模式上的差异。
入组的患者中,40-49年龄组的人数最多,约占33%,其次为50-59岁年龄组,约占30%(图1)。年轻组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<5cm、2-5cm的患者分别为27.7%和59.4%,略低于非年轻组的29.4%和61.3%,而年轻组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≥5cm的比例约为13%,明显高于非年轻组的9.2%(表1)。
图1 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
表1 两组患者肿瘤大小
在年轻组患者中,淋巴结未转移的病例为57.2%,低于非年轻组,而N1、N3期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非年轻组患者(表2)。年轻组患者乳腺癌Ⅲ期的病例比例明显高于非年轻组,乳腺癌Ⅳ期患者病例比例分布上两组患者差异不大(表3)。
表2 淋巴结转移分布特点
表3 TNM分期分布特点
年轻组的ER+患者比例为70.6%,非年轻组为70.9,两组差异并不显著。PR+方面,年轻组患者比例为68.0%,高于非年轻组(65.0%, P<0.0001)。此外,年轻组HER2+患者比例(26.8%)及Ki-67高表达患者比例(79.7%)均高于非年轻组(表4)。
表4 ER、PR、Her2、Ki-67分布特点
分子亚型的分析结果显示,年轻组Luminal A患者占23%,显著低于非年轻组患者(30.5%,P<0.0001),而年轻组Luminal B(HER2-)患者比例(33.4%)及Luminal B(HER2+)患者比例(15.1%)均高于非年轻组。在三阴性乳腺癌(TNBC)和HER2+两个亚组分型上,年轻组和非年轻组无显著差异(表5)。
表5 分子分型分布特点
研究显示,从2012年至2016年,年轻组患者的保乳手术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年轻组患者。两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情况相似,但在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,年轻组患者比例仅为2.6%,而非年轻组为9.9%(表6)。此外,小于40岁Luminal A型N0期乳腺癌患者选择化疗比例较高。
表6 化疗情况
图2 Luminal A型患者化疗情况
王海波教授提到,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更倾向于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及联合卵巢抑制治疗,并且该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。
在临床病理特征上,年轻乳腺癌肿瘤较大,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较多,局部晚期病例比例较高,两组病例远处转移情况并未见显著差异。ER分布情况年轻组和非年轻组未见明显差异,年轻组PR+、HER2+及Ki-67高表达比例均高于非年轻组。Luminal A型在年轻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非年轻组,在Luminal B亚型中,年轻组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年轻组。在三阴性和HER2+亚型中,两组未见明显差异。
在诊疗模式上,全身治疗方面,年轻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年轻组,两组病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情况相似。局部治疗方面,年轻乳腺癌总体保乳率显著高于非年轻组,“<30”组保乳手术率最高。
王海波教授表示,中国乳腺癌发病年龄提前于西方国家,在临床病理特征上,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与西方报道类似,即较晚的分期和较高的侵袭性,但是乳腺癌保乳手术比例较低,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BRCA检测数据较少。同时,王海波教授强调,年轻乳腺癌患者往往会面对更多的社会、家庭等问题,她们更需要“精准、精心的治疗和关怀。